上海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省级行政区,也是最早开展老年教育的城市之一。面对市民日益增长的对高品质、多样化老年教育的需求,如何扩大老年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老年事业产业协同发展,是上海打造银发产业发展高地的重要内容之一。着眼高质量银发经济发展,上海老年教育供给端在规模、质量、结构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需求端的潜能方面有待进一步挖掘。为此建议:
1.构建老年教育多元供给格局。委托第三方机构,对上海现有老年教育机构的服务价格、办学成本和条件、消费者支付能力和意愿等开展综合调查,确立更为灵活的老年教育服务指导价格范围,建立优质优价的定价机制。通过税收、金融等方面优惠政策,鼓励更多企业、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教育供给。
2.加强老年“游学”“养学”服务的规范化、专业化建设。制定上海地方性老年“游学”“养学”项目服务规范,鼓励“游学养”服务产品不断创新,打造更多老年教育与老年旅游、养老服务深度融合的上海品牌。建立基于“游学”“养学”项目服务规范的从业者资质标准和培训体系,不断提升从业者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
3.打造外国老年人来沪游学、短期留学项目。统计显示,2024年我国入境游客中,55岁以上外国游客占比为24%,居各年龄段首位。当前上海正打造“入境游第一站”,建议相关部门利用我国对外免签政策带来的游客流量红利,依托老年大学等机构,创建一批高质量的外国老年游客在沪短期留学、游学项目,开辟国际游客深度体验中国传统和海派文化的新赛道,加强中外老年人的人文交流。
4.大力培育老年图书和老年阅读市场。制定面向老年人群的图书适老化出版标准,引导在沪出版机构推出更多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文字版图书和有声读物。在上海书展及全市各大书店、图书馆开辟老年特色图书专区;培育老年阅读推广员队伍,利用各类社区公共活动场所及在线阅读平台,广泛开展老年阅读推广活动,促进老年图书和阅读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