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 魏鸣放
其实,这只是一家普通的旅馆。
然而,在这儿周围附近,这却是一家唯一的旅馆。它不仅与古寺隔河相对,中间,还不时有轮船经过。这样的风景,并不多见。
同时,关键又是,这里,离家实在太近。骑自行车过去,总共不过二十来分钟。因此,也就一直让人找不到过夜的理由。
近年来,我喜欢去更远的郊区过夜。一般都是,一个小时公交车程,过上一夜,第二天回家。内心以为,一个地方,凡是到过,并且睡过,才算真正来过。更何况,人在外面,离家不远不近,半夜梦醒,今生前世,感觉总是恍然。
最近,再次经过附近宝山寺。人在门外、七层高塔之下,听得上面一片风铃,回看身后,一艘艘货船嘭嘭走过河面,这次才终于有了过夜的决心。
家在宝山,在罗店镇南片。宝山寺,在罗店镇北片。
过去的上海,有“金罗店、银南翔、铜江湾、铁大场”一说,是指本市北部最发达的四个市镇,其中以罗店镇最为富庶繁华。然而一切,像是成为永远的过去。
从自家门前美兰湖小区,骑上自行车,往北,走一条拥挤狭长的马路,两边商店都是建材、五金、轴承、电机、水管和玻璃之类。其中,还会经过一片死寂萧然的古镇老街,其中十室几空,一切像是电影布景的房子场景。
唯有,外边集市和地摊上,一片人声鼎沸、喧嚣不已。
然而,这里却有着本市面积最大的宝山古寺。门前的练祁河,不宽,河上正走着一艘艘货船,很长,嘭嘭拍打河面鼓荡而过。一个个轮船的高度,高不过自己的肩膀。有时,看着轮船过去,跨上自行车,不到片刻就能追上。
追上了,拦它不住,没有理由。水上陆上,大家相视一笑。
也曾经想着,总有一天,坐上他们的货船,一路几天几夜,到达所在大江南北起始码头。然后,坐上高铁,一路两三个小时回家。
这里练祁河,宽度30米,双行航道。大船总长二三十米、宽度六米。根据对照专业分级标准,属于六七级航道,轮船吨位应该在50吨至100吨之间。
古代不远,就在明清两代,从这里坐船西行,不难直达嘉定县城。据记载,原宝山在清朝雍正年间从嘉定县分出。1958年,两县一起自江苏划归上海。
这里,是河的西岸。这一家唯一的旅馆,正斜对了东面的宝山寺。旅馆三楼,选在三楼,以为最高视角最佳。然后发觉不对。从高往下看,下面河道边上,都是一棵棵大柳树,又大又密。人在上面,几乎看不清河面。
不管它,下午订了旅馆,先在周围转上一圈。
大河两边,都是绿色栏杆。从河道这边看过去,对岸的房子,两到三层,十分整齐,像是沿岸的景致。大河这边,一片破旧,仅有几排老屋,白墙黑瓦,也有耐看之处。有的人家,门前一长排绿田,半黄,大都是玉米、豆瓜之类。
两岸风景,正好对比。
一直等到下午5点,大船终于来了。这里,轮船白天有,晚上也有。有时很多,一个接着一个,“舳舮相接”,有时很少,或者没有,唯有落日长河。
晚上,回到旅馆。将灯关了,点上自备的红蚀。今晚听船,不看船。只用耳朵,不用眼睛。偶尔下望,河面上,大树之下,可见轮船一角,慢慢移动。
只听,一艘艘船,近了,远了,又近了。一次次摇头,转头,还是辨不清,轮船来自哪个方向,去往哪个方向。
今夜有眠,还是不知道,这条河道上,一共走过了多少个轮船。
(作者系民盟杨浦区委员会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