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上海盟讯
03:学习与研究
歌为战鼓:刘良模与抗日救亡歌咏运动
  ▲刘良模指挥5000人同唱抗日救亡歌曲

  ●刘友梅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硝烟散尽,历史深处依然回荡着激昂的旋律——那是抗战年代响彻神州大地的救亡歌声,是唤醒千万民众奔赴战场的惊雷,更是连接中国战场与世界反法西斯阵线的无形纽带。在这场民族救亡的雄浑交响中,被誉为“天下无人不识刘”的刘良模,以其非凡的智慧、坚定的信念与炽热的爱国情怀,将音乐锻造成抗击侵略、凝聚民心的锋利武器,谱写了一曲“以歌为戈,心系祖国”的壮丽史诗。

  沪江启蒙:从青年学子到救国先驱

  刘良模1909年生于上海,1928年考入沪江大学社会学系。该校首任华人校长刘湛恩提倡“为国家争人格,为民族争生存”的信念,深刻影响了刘良模。“九·一八”事变后,他毅然投身抗日洪流,组建“自强团”,疾呼“为国家吃苦甚至死亦在所不计”,并在青年会教唱歌曲。1932年,他进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以社会活动践行救国理想。

  1935年“一二·九”运动掀起救亡歌咏浪潮。1934年冬,刘良模在上海创办“民众歌咏会”,明确提出“我们不是为唱歌而唱歌,我们是要为民族解放而唱歌”。开始有90人,数月后300余人,礼堂座无虚席。他宣言:“我们不为唱歌而唱歌,为民族解放而唱歌。”他推行“小先生制”:学员学成后回校、厂、店再传,呈几何级扩散;《青年歌集》收《义勇军进行曲》等49首战歌,七次再版,销售逾万册;《民众歌咏ABC》成运动手册;他填词的第一首歌《救中国》,以“救、救、救中国,一齐向前走”的铿锵节奏,唤醒民众民族意识。

  歌声抗敌:从上海街头到全国战场

  1936年,刘良模在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大会上领唱《义勇军进行曲》,并当选执委。同年6月7日,他在西门公共体育场组织千余人歌咏大会,吸引5000多名群众。面对军警包围,他登上高凳领唱,高呼“大家都爱国,都要抗日!”最终军警与民众唱成一片,《立报》称现场“像一座将爆发的火山口”,群众高唱战歌上街。这场活动使刘良模和歌咏会声名大振,此后他被沈钧儒先生称为“救国会的拉拉队长”,但也招致打压,歌咏会最终被迫停止。然而火种已燃遍全国,广州、南京等地纷纷成立歌咏组织。

  1937年“七七”事变后,刘良模担任青年会“军人服务部”京沪支部主任,将歌咏火种播撒前线。他在苏州创设“伤兵俱乐部”,在郑州创作《打日本歌》,在长沙组建“难童歌咏队”,在金华训练“歌咏轻骑兵”,深入学校、工厂、田间甚至组织小贩、盲艺人唱歌。1939年,周恩来视察新四军时专程看望他们,高度赞扬其以歌咏启发群众爱国热情,并将军人服务部作为通往新四军的联络站。刘良模以“歌咏+服务”模式,成为温暖兵心、激励民气、巩固统一战线的坚强堡垒。1939年夏,因与新四军交往密切,刘良模被国民党逮捕,经斡旋获释后,于1940年被迫赴美。

  声震寰宇:抗战歌曲传遍世界

  在美国期间,刘良模组织“华侨青年合唱团”,通过电台播送《义勇军进行曲》。经林语堂介绍,他结识美国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罗伯逊深受歌曲震撼,称“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唱出了全世界被压迫人民的心声。1940年夏,罗伯逊在音乐会上首次公开演唱此曲。1941至1942年,两人合作录制英文版《Chee Lai! (Arise!)》,并于1942年灌制唱片《起来!新中国之歌》,收入全部捐献中国抗战。罗伯逊此后每场音乐会将中英文《义勇军进行曲》作压轴,观众高呼“March On”。

  《义勇军进行曲》成为反法西斯共同语言:太平洋战场,美军陆战队把《义勇军进行曲》编入军歌集;法国抵抗组织将《马赛曲》歌词填入此曲的旋律,在抵抗运动中传唱;开罗会议期间,犹太抵抗组织在华沙废墟唱起波兰语版《起来》。

  1945年联合国制宪大会上,各国代表合唱此曲,庆祝胜利。二战胜利日,美国电台向全球播放中国凯旋之歌——《义勇军进行曲》。

  破晓新声:力荐《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1949年8月,刘良模应周恩来邀请回国出席新政协。9月25日,距开国大典不足一周,国歌选定遇阻时,他在协商座谈会上发言指出,《义勇军进行曲》在民族解放斗争中产生,得到人民广泛认同,足以媲美《马赛曲》,建议作为新中国国歌。毛泽东、周恩来采纳其建议,强调歌曲的历史警示意义。9月27日,全国政协决议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10月1日,刘良模站在天安门城楼上,见证该曲首次作为代国歌奏响。

  新中国成立后,刘良模历任民盟中央委员,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第五、六届副主席、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副主席、上海市侨联副主席等职。虽然工作重心转移,但他推广爱国歌曲的热情未减,仍时常受邀指挥《义勇军进行曲》等爱国主义歌曲的大合唱。1988年,刘良模在上海逝世。

  刘良模以歌咏为武器,为抗战胜利作出重要贡献。他推动救亡歌咏运动,用歌声唤醒民众爱国热情,鼓舞军民抗战士气。刘良模的爱国主义精神超越时代,凝聚于民族复兴的共同目标。当旋律再次响起,我们听到的不仅是抗战的呐喊,更是一个民族永不停歇的“前进”之声。

  (作者系民盟市委研究室二级调研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民盟上海市委
Copyright © right 上海盟讯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学习与研究
   第04版:绿洲
   第05版:中缝
理解民盟抗战贡献的三个维度
歌为战鼓:刘良模与抗日救亡歌咏运动
抗日救亡运动中的沈钧儒
上海盟讯学习与研究03歌为战鼓:刘良模与抗日救亡歌咏运动 2025-09-12 2 2025年09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