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上海盟讯
04:绿洲
~~~——邓散木手迹文献展观后感
~~~
~~~
~~~
~~~——世博会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
当我老了

  □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东方学者  白彤东

  我1970年生人。2003年博士毕业,搬家到美国辛辛那提,开始教书。第一次当(美国)人民教师,备课繁忙。当时儿子一岁,整个一个混世小魔王。晚上只有我陪着他,才能睡着。折腾两个小时,他睡了,我才能接着备课,他人虽小,但是知道我哪一天讲课,总在我第二天要讲课、终于备完课睡着了的时候,醒了开始哭闹。几次我都是睡了一两个小时,去学校讲了一天课,有时候还发着烧。想着战士捐躯疆场,老师倒在教室,也算是得其所。后来女儿出生,比儿子好带得多。我给我姐打电话说,现在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小时候大家都喜欢你。

  这么折腾的代价是在教书后的一年,灰发迅速出现。回国见一个朋友,他说你头上哪儿蹭了那么多灰呢?后来知道是什么,他眼泪差点掉下来,我是打碎钢牙和血吞。2007年夏天,在北京见朋友,两站多的地,本来想走过去。突然看见公共汽车来,当了多年美国华侨,很久没坐过公共汽车了,就上去坐了两站。车很空,但是我想站着看看风景。我边上本来坐着的一个小伙子,站起来让我坐。我一方面很迷惑,一方面也不好拒绝,就坐下了。直到他下车,我才突然想明白了为什么。

  自此以后,被让座、被各种五六十岁的人认为同年的事情,罄竹难书。哪怕是在帕劳乘船出游,午饭的时候,还有个中国老头儿过来搭讪说,咱们60多岁的人如何如何。我很喜欢小孩儿,在电梯里碰到都会逗几句。但是几乎每次家长都让孩子叫爷爷好。2008年儿子先回来上小学,我还在美国。春假回来去学校接他,他的同学们跟他嚷嚷,白XX,你爷爷来啦,你爷爷来啦。自此之后,我当我儿子女儿的爷爷以及跟其他家人关系混乱的命运,就一发而不可收拾。

  2009年第一次来上海开会,正好跟认识多年的江怡教授同机,跟他提起开始被人当成爷爷或者老学者的故事(我记得第一次是2008年在华中科大的一个讲座之后,一个30多岁的学者说,今天听了白老先生的讲座……)。接机的是办会的华师大的一个女博士,下来非要帮我拿箱子,但并没有要帮比我年长的江怡兄拿的意思。江兄打趣说,是应该帮他拿,他都82岁了!我回嘴说,别乱说,我才78!她愣了一下说,您一点都不像78岁的人啊!到了宾馆,碰到了另外一个熟人,跟他提到这个事情,但没注意到刚才那个博士就站在我们附近。都很尴尬的情况下,她过来说,我知道您是开玩笑的,一看就知道您只有50多岁。我脸上陪笑着说,就是就是……

  还有一次,几年前带孩子们去北京牛街聚宝源吃涮羊肉,要等座儿。我看旁边有牛街清真寺,从来没进去过,就过去看了看。门口大爷说要收票,每人五元,但他看了我一眼说,您免费。我心中疑惑了一下,但随即明白了原因,没再吱声,带孩子进去了。已经丢脸了,再主动交待掏五元钱,脸不是白丢了?老爷爷我至少脑子是不糊涂的。

  有朋友劝我说,被当成岁数大的挺好,在学术会议上,显得有权威。我心想,谁知道呢。可能别人面儿上会很恭敬,但是心里想着,老而不那个什么,是为贼。

  想想人生很荒诞。小时候,因为长着娃娃脸,老被人当小孩,自己很不忿。但谁想到,想装嫩的时候,却又早熟了。我自己当年想,如果真的到了比如年过半百的高龄,被人当老人看,我就认了。但是终于发现,真的到了这个年龄,自己还是觉得自己是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孩子,还容易年轻气盛,还不能无所谓。

  (作者系民盟复旦大学委员会盟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民盟上海市委
Copyright © right 上海盟讯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学习与研究
   第04版:绿洲
   第05版:中缝
见字如晤
当我老了
“铁塔”题名
夏至:也爱迢迢夏日长
始于城市,深耕城市,服务城市
上海盟讯绿洲04当我老了 2024-07-12 2 2024年07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