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上海盟讯
03:学习与研究
先贤墙前,民盟历史在此刻回响

  ● 徐宏炜

  2018年初,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来沪走访民盟市委机关,在机关走廊文化墙前,丁仲礼主席认真端详民盟的“璀璨群星”,兴致勃勃地一一辨认:“这是谈家桢,这是李国豪……那是戚雅仙,还有童芷苓……”在“院士墙”前,丁仲礼仔细了解院士们的专长和业绩,感叹上海民盟人才济济。2022年,民盟市委对17、18楼走廊文化墙进行了重新设计和改造升级,以全景式的方式展现了上海民盟的发展轨迹和历史画卷。特别是当初让丁仲礼主席饶有兴趣的照片墙也进行了调整,在19楼贵宾室特别设立了一整面“民盟先贤墙”,展示了91位曾在上海生活、工作和奋斗,且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和代表性的杰出盟员。

  众所周知,民盟先贤中多是以文化、教育及相关科技领域的大家,拥有渊博的学识素养和超凡的人格魅力。尤其值得我们引以为豪的是,上海民盟在历史上曾涌现出40多位大学校长、21位“两院院士”、21位“上海社科大师”以及众多文化、学术和医卫界的大师。

  我们倍感自豪,上海盟员大家辈出,我们同样难以忘却,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上海民盟盟员为和平民主与争取国家解放顽强斗争,其中曾伟、黄竞武、赵寿先等盟员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的鲜血和共产党人的鲜血流淌在一起,谱写了民盟历史最为可歌可泣的一页。

  教育界:潜心治学,立德树人

  民盟源在教育。“先贤墙”的第一位先生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他长期播撒和倡导“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陶行知生命的最后一百天是在上海度过的,他在李闻殉难后被列入暗杀名单,但毫不畏惧,仍到处演讲,发出了“和平最急,民主第一”的呼号,并做好了“等着第三枪”的准备。1946年他因“劳累过度,健康过亏,刺激过深”突发脑溢血逝世。毛泽东称他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周恩来评价他“是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

  在陶行知先生的右边是沈体兰先生,他是近代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教育家,曾是五四时期创立的教会大学东吴大学的代校长。在担任上海麦伦中学校长期间,沈体兰积极向学生宣传抗日救亡的理念,同时聘请了一批知识卓越、思想进步的文教界人士来校执教,使麦伦中学形成了一股民主、进步的氛围。新中国成立后,他由胡愈之、沈志远介绍加入民盟,并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教育部副部长。

  上海民盟历史上,先后有40多位知名大学校长。在第一部分教育大家里,只展示了28位校长先贤中的一部分。比如:《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的翻译者、复旦大学校长陈望道先生,著名数学家、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先生,中国近代力学之父、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先生,中国现代遗传科学奠基人、复旦大学副校长谈家桢先生,世界十大著名结构工程学家、同济大学校长李国豪先生,中国戏剧教育先行者、上海戏剧学院院长熊佛西先生,著名心理学家、上海师范学院院长廖世承先生,中国现代会计之父、立信会计专科学校校长潘序伦先生等等。

  此外,还有著名历史学家、华东师范大学建校元勋之一的陈旭麓先生,中国行政管理学科体系的重要奠基者和开拓者周世逑先生等,他们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各学科基础的奠定做出了功在千秋的贡献。正是有这样一层厚重的历史渊源,使得我们民盟与高校的关系显得格外密切。

  科技界:科学严谨,心怀使命

  “先贤墙”第二板块第一排的三位先贤,是新中国成立后,上海民盟组织的三任主委:沈志远、陈望道、谈家桢。他们既是上海民盟的主要领导者,同样也和“先贤墙”下方科技界盟员有着同样的“院士”身份。

  沈志远先生是上海民盟的创始人之一。1946年8月,民盟上海市支部成立,沈志远当选为执行委员。在民盟上海市第一次盟员代表大会上,沈志远当选第一届主委。1955年,他当选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文科院士),是上海唯一当选学部委员的经济学家。1958年,沈钧儒来沪约见沈志远,诚挚地对沈志远说:“我最初学马列主义,都是从你的书里学的,你是我的老师……”

  陈望道先生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和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活动家,是著名的学者和优秀的教育家,堪称“千秋巨笔,一代宗师”。陈望道1951年加入民盟,主持上海民盟工作多年,始终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作为党派工作的核心,为贯彻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1955年,他当选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文科院士),其专著《修辞学发凡》创立了我国第一个科学的修辞学体系,被称为“千古不朽的巨著”。

  谈家桢先生是国际著名遗传学家,杰出的教育家。1980年,他当选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为我国遗传学的发展作出杰出贡献。同时,从1980年起,他连续担任主委至1997年,是主持上海民盟工作时间最长的主委。民盟市委原专职副主委翁曙冠回忆说:“谈先生身兼社会上80余个荣誉职位,再加上遗传学方面的研究、教学、交流,工作非常忙碌。但是,民盟的各个会议和大小活动他总会挤出时间准时参加,对民盟方方面面的情况十分关心和了解。”

  民盟中有一大批受人敬爱的科学家,这些老科学家的高尚人格和科学成就,激励着一批后辈科技工作者的成长。比如,在先贤墙上就有中科院上海分院的5位院士。包括有机化学家黄耀曾院士、植物生理学家施教耐院士、药物化学家高怡生院士、药物学家嵇汝运院士和蒋华良院士。特别是高怡生、嵇汝运、蒋华良三位院士,他们不仅都就读于南京大学化学系,还都在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工作,高怡生参与组建中科院药物所并先后担任副所长、所长,嵇汝运和蒋华良更是一对师生院士,都曾任所长。

  文化、学术、医卫界:固本浚源,传承创新

  上海民盟在文化、学术和医卫界也是大家辈出、人才济济。在新闻出版界有进步刊物《国讯》《展望》周刊编委、古籍出版社创办者尚丁先生,书籍装帧艺术家张慈中先生,著名战地记者陆诒先生,主持新中国第一份晚报《新民晚报》、以林放笔名闻名的报人赵超构先生,文汇报总编徐铸成先生等;蜚声文坛的文学大家陈伯吹、孙大雨、王辛笛;电影明星孙瑜、刘琼、舒适、上官云珠、王丹凤;著名沪剧演员丁是娥、石筱英;著名京剧演员言慧珠、童芷苓;著名越剧演员戚雅仙、尹桂芳;书画家贺天健、王个簃,著名漫画家丁聪;喜剧演员周柏春和姚慕双等等。他们专业精湛,德艺双馨,为推动文化繁荣做出过卓越贡献。

  2018年,上海市社联公布了首批68位“上海社科大师”名单,在这68位大师中,其中有21位是上海盟员,占总数的近三分之一。他们不仅是上海社科界的学术丰碑,也是上海民盟的一代师表。特别是徐中玉与钱谷融先生,作为上海哲学社会科学界的两位杰出代表,被誉为学术界的“双峰”。他们不仅在学术成就上齐名,更有着深厚的友谊。钱谷融曾谦虚地说:“我是无能又懒惰,而徐先生却是能干又勤奋。他一个人所做的工作,至少顶得上三个我,甚至四个我。每次看到他,我都感到非常惭愧。”钱谷融的这番话,既表达了对徐中玉先生的敬佩之情,也体现了他谦逊的人格魅力。两位大师的友谊和相互尊重,堪称学术界的典范。

  在法律界,有韩学章、李国机等当代著名大律师。韩学章是上海律师公会最后一届常务理事,也是1979年恢复重建律师制度后第一届上海律师协会会长;李国机创建了新中国第一家以个人名义开办的律师事务所,承办了许多颇有影响的大案要案。他们为推动国家社会公平正义和中国民主法治建设作出过重要贡献。此外,民盟与医卫界也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比如,全国首批“国医大师”张镜人,仁济医院院长黄铭新、欧阳仁荣,石氏伤科传人石仰山等,他们在医疗卫生领域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站在“先贤墙”前,我们仿佛穿越时空,与那些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富强而奋斗的先贤们对话。他们的故事,如同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激励着我们每一位盟员。

  (作者系民盟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民盟上海市委
Copyright © right 上海盟讯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学习与研究
   第04版:绿洲
   第05版:中逢
从《毛泽东年谱》看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的统战工作
先贤墙前,民盟历史在此刻回响
“我有讲不完的故事”
上海盟讯学习与研究03先贤墙前,民盟历史在此刻回响 2024-06-12 2 2024年06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