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上海盟讯
03:学习与研究
黄阿忠:绘画的意境和诗心

  ● 殷志敏

  “我今年72岁,经过了六个本命年,我也是一个老盟员,盟龄有35年了……”近期,在上海民盟公众号发布的拜年视频中,上海知名画家、民盟盟员黄阿忠的新春祝福让人印象深刻。

  视频拍摄后,我们还有幸听取了黄老师对于艺术和人生的感悟。

  黄阿忠于1952年生于上海,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现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原上海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上海作家协会会员、长宁区美术家协会主席、崇明区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9年,黄阿忠加入民盟,曾任民盟市委文化委员会副主任、民盟上海大学委员会副主委等职。他的入盟介绍人是时任民盟市委常委的何振志,“何老师是非常优秀的画家,擅长油画,曾是《辞海》西洋美术部分的主要撰稿人。我在她的影响下加入组织,并且参加了很多活动。”他回忆道。

  作为油画家,早在1979年,黄阿忠就跻身载入中国当代美术史册的《十二人画展》,在画坛上崭露头角。20世纪80年代以后,他的创作进入多产期,在国内外举办了十余场个人画展和五十余场联展。

  他的作品在上海乃至全国都有较大影响,曾参加全国青年美展、全国美展,中国油画展,中国艺术大展等,均受到好评,很多作品被各个美术馆及海内外藏家收藏。出版了《黄阿忠油画静物技法》《印象与心象——黄阿忠油画作品集》等十余种画册。

  其实,黄阿忠有两支笔:画笔和文笔。他画西画,亦画国画,擅长书法,文笔也如其绘画作品一样,富有韵律和灵性,被誉为是多才多艺的画家。对此,他笑称自己的人生是“斜杠”。

  黄阿忠自幼喜欢画画,从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毕业后,“本来以为要在剧团里从事舞美工作,后来分到了普陀区文化馆,就和舞美‘再见’,专心搞美术,好在他们是相通的。”

  在文化馆工作期间,黄阿忠不但在绘画上勤奋钻研,为了不断充实自己,还在业余大学里读了三年的中文专业,“很多人说我文笔好,跟读中文有点关系,但它只是一个起点,后来我总结了一句话‘你喜欢才会有用’。”

  他热爱读书,喜欢刘勰的《文心雕龙》、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刘熙载的《艺概》等,“这些书看起来跟绘画没有关系,但会充实你的内心。如果心是空的,看到什么画什么,顶多是‘像’。只有内心充实了,心力强大之后,画出来的东西,哪怕是一颗草,也能看出其中的意境和诗心。不管是中国画也好,油画也好,所有的画都应该有这个境界。”

  1987年调入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后,黄阿忠教学过程中也经常向学生们推荐这些书。在他看来,教师是“开悟者”。“‘悟’就是‘我的心’。”他认为,无论是作画还是评画,不但要懂得“技”,还要上升到“道”。“有的画需要‘像’,比如我们为相关科学学科教材、自然博物馆画的画。但更多的作品需要融入自己的创作和想法,用心去悟,画‘心中的风景’,这样才会提高审美,攀登上更多的艺术奇峰。”

  “示西方之技,见东方之韵”,黄阿忠是一个开放的语境下打通中西的探索者。他的油画创作追求“写意”,国画创作又追求笔墨语言所展现的“诗化”之美。毛时安曾评价他:“油画颇像西洋的铜管乐,鲜丽多彩激越奔放。而他的国画恰似江南丝竹,雨意绵绵流水潺潺。”

  近年来,黄阿忠专注于油画和中国画的贯通,“西方的色块和东方的笔痕的交汇和衍生,在这里是一种心灵的写意,在这里是一种形式的寄托。”他将外来画种与本土文化进行融合,从而独辟蹊径,形成了个人独特的艺术风貌。

  迈入72岁,黄阿忠依然探索不止,寻找艺术创作的多种可能。“我觉得每一个本命年,对于我们搞文化、传播知识的人来说,都要有一个积极的态度来完成工作,今年我对自己充满期待!”他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民盟上海市委
Copyright © right 上海盟讯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学习与研究
   第04版:绿洲
   第05版:中缝
聆听政府工作报告,他们这样说——
黄阿忠:绘画的意境和诗心
金融强国的要义是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金融风险
上海盟讯学习与研究03黄阿忠:绘画的意境和诗心 2024-03-12 2 2024年03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