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上海盟讯
04:绿洲
含泪的微笑:丁聪《二马》插图的发现(下)
手稿和正式出版稿对比

  □ 金山区博物馆馆长 余思彦

  《二马》插图手稿

  本次发现《二马》插图手稿共有21幅,每幅尺寸相同,为10cm×13cm,大多为铅笔所绘。仔细对比这批手稿与正式出版的插图,可知这批手稿不是送到出版社的插图终稿,而是绘图过程中的手稿,是正式出版插图的“草稿”。

  比如书中406页、序号为①的第一幅插图,是21幅插图中唯一有蓝色圆珠笔修改痕迹的,修改的内容包括戒指、桌面摆放的笔筒、钢笔和墨水瓶等。将草稿与正式出版的插图相比,还是有许多不同。比如,终稿人物的发型和脸部表情比草稿更加生动细腻;草稿里用蓝色圆珠笔画出的墨水瓶最终还是没有放进去;终稿椅背上多搭了一件衣服,人物身后多了一张床,墙上增加了一幅画;就连窗帘的位置和窗外的建筑景物也作了更精细的调整。

  仅以第一张插图做比较,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丁聪在创作插图时的推敲之细。也正是这组“草稿”,让我们对丁聪构思、创作的历程有更加感性的认识,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丁聪的绘画风格。丁聪漫画以细腻刻画见长,这种漫画风格被华君武称为“工笔漫画”,“丁聪画画很周到,不草率,在我们中国漫画界是极为罕见的”,他甚至说“漫画界如此功夫,仅此一人”。

  《装饰》杂志稿纸

  创刊于1958年7月17日的《装饰》杂志,是我国第一本艺术设计综合性学术刊物。早在《装饰》创刊之初,丁聪就已参加《装饰》的工作。据张仃回忆,“十年动乱后,我恢复工作在中央工艺美院任院长,请丁聪帮助编《装饰》杂志,请他帮带年轻人,目前《装饰》顾问仍有他”。1961年《装饰》停刊,后来在张仃的力荐下,丁聪成为《装饰》复刊的主要人物,从1980年6月至1984年8月,丁聪担任《装饰》的艺术指导,主持《装饰》杂志。1992年5月以后,他长期担任《装饰》的顾问。

  写在《装饰》杂志稿纸上的丁聪手稿共一页,全文349字,介绍了他为老舍《二马》创作插图的心得,包括创作的缘由、过程及体会等。为方便读者了解全貌,现抄录如下:

  香港《三联书店》要出老舍先生的名著《二马》的英文译本,约我画了二十幅插图。老舍先生此书,作于1929年,写了旅居伦敦的中国父子与英国房东母女的一段没有结果的恋爱故事。旧中国的贫弱,使中国人在国外也倍受歧视。这一可悲而又严肃的主题,老舍先生是通过幽默讽刺的文章表达出来的。此次为画插图,我先后重读了三遍。每读一遍,都不断令我发出含泪的微笑,也不断使我激动、气愤。这部写于半个多世纪前的著作,我认为是一部极为深刻的爱国主义的课本,衷心希望生于新中国的青年们,能找来读一读。

  我爱读也爱画老舍先生的小说,因为我画的插图也总脱不掉夸张的漫画手法。这是第五本了,(已画过《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牛天赐传》《老张的哲学》),既然出版者与胡絜青大姐还愿意找我画,我当然是欣然从命,至于表达的如何?只有留待读者去评定了。

  丁聪自述中,有一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这部写于半个多世纪前的著作,我认为是一部极为深刻的爱国主义的课本,衷心希望生于新中国的青年们,能找来读一读。”作为“80后”,我高中时代曾读过《二马》,印象中是讲一对中国父子与英国母女的爱情故事,丁聪怎么就能在爱情故事中读出“深刻的爱国主义”?这离不开丁聪对老舍作品的体悟。为创作《二马》插图,丁聪自述曾先后三遍重读原著,并且“每读一遍,都不断令我发出含泪的微笑,也不断使我激动、气愤”。可以说,这种严肃的创作态度是丁聪一直秉持的原则。在创作老舍《四世同堂》插图时,他回忆道,“我为此做了充分的准备,看了好几遍书”,“在画插图的过程中,因反复阅读推敲,我对老舍先生的作品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增添了我对先生的敬佩”。正是因为这种严肃的态度、充分的准备及创作过程中的反复斟酌,才最终使丁聪创作的插图打动读者的心。

  丁聪与老舍相识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当时老舍是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总务部主任,丁聪是一位爱好文艺的进步青年。据他回忆,二人时常在一些文艺界聚会上相遇,“因我年轻,约二十岁出头,所以也不敢去高攀,但我对老舍先生的为人和作品是异常崇敬的”。没想到后来丁聪成为为老舍作品画插图的“专业户”,胡絜青曾说,“他给老舍的几部小说画的插图,都得到读者的好评”。

  丁聪在阅读老舍作品时发出的“含泪的微笑”,正是丁聪创作成功的重要原因,他在深入解读剖析老舍作品的同时,也注入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最终实现了文本与插图的完美统一。

  (作者系民盟金山区委员会副主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民盟上海市委
Copyright © right 上海盟讯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上海两会
   第03版:学习与研究
   第04版:绿洲
   第05版:中缝
那一家面馆
看《繁花》里的上海盟员 听文化界的民盟声音
含泪的微笑:丁聪《二马》插图的发现(下)
腾龙飞天
小红楼里留丽音 探寻中国唱片业的摇篮
上海盟讯绿洲04含泪的微笑:丁聪《二马》插图的发现(下) 2024-01-31 2 2024年01月3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