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7日,上海民盟首个非遗特色“盟员之家”在普陀区东方建德教育大厦揭牌。民盟市委专职副主委姚卓匀、中共普陀区委统战部副部长陈立群、普陀区文旅局副局长孙勇等出席揭牌仪式,并与普陀区文化领域非遗传承人举行座谈。会议由民盟普陀区委主委邱允生主持。
姚卓匀表示,此次活动既是落实去年民盟市委与中共普陀区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重要举措,也是民盟普陀区委与区文旅局共建合作的创新实践。座谈会体现了对非遗活态传承的智慧碰撞,也为今天新揭牌的“盟员之家”注入了鲜活的文化灵魂。
姚卓匀指出,这是一次“同舟之旅”,以文化为主题、以非遗为切口,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具体实践,也是民主党派同中国共产党“同舟共济”的生动写照;这是一次“交友之旅”,民盟与各位传承人相识相交,为后续合作奠定基础;这是一次“履职之旅”,盟员们通过面对面交流进一步知情明政,将把本职专长转化为高质量建言成果,更好地助力上海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希望各位非遗传承人的匠心技艺通过民盟的平台得到更好传承,也期待更多文化界有识之士加入民盟大家庭。
陈立群代表中共普陀区委统战部对“盟员之家”揭牌表示热烈祝贺。她在讲话中指出,民盟普陀区委积极响应民盟市委与中共普陀区委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短短半年多来成果亮点纷呈,充分展现了“民盟速度”和“普陀效率”。中共普陀区委统战部将持续搭平台、建机制、强保障,扎实推动更多合作事项,为普陀区多党合作事业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孙勇代表普陀区文旅局介绍了普陀区非遗文化发展情况。近年来,普陀通过非遗项目保护传承、人才培养工作机制、主动融入“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文旅产业交流三方面带动“非遗文化、文物、文创”同频共振,努力把普陀打造成为上海非遗活态传承的新地标、长三角文化创新的会客厅。
中共普陀区委统战部副部长陈立群、民盟普陀区委主委邱允生、民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主持工作)左娟娟共同为“盟员之家”揭牌。
来自普陀区的多位非遗传承人受邀参加座谈。卢氏心意拳非遗传承人薛鸿恩、手绘彩蛋非遗传承人英自海、瓷刻非遗传承人程佩初、石雕非遗传承人刘恩同、传统“鼓子卯”结构造船放样技艺非遗传承人陈昌华、传统锔瓷技艺非遗传承人施威联、太极拳(武郝式)非遗传承人龚艺、海派漆艺非遗传承人马俊营等介绍了他们在技艺传承与创新发展方面的心得体会与经验成就。
来自民盟普陀区委的水晶雕刻非遗传承人沈德盛、紫砂陶艺非遗传承人张永千、药斑布印染技艺传承人胡苏芬、国家文旅部高校非遗研培品牌专家闵杰结合非遗传承和盟员履职畅谈自身体会。
内画艺术家张磊、赏石木座配制技艺非遗传承人陈时洪、非遗国学艺术培训专家张旭、高级珠宝设计师宋小雨等入盟积极分子也在座谈中表示,通过与前辈、同行的交流,不仅加深了对民盟的了解,也对非遗传承与发展有了新的思考,希望今后能够发挥自身特长,积极探索创新,加强交流合作,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会前,姚卓匀等一行参观了“盟员之家”。“盟员之家”不仅对普陀民盟的发展历程和工作成绩进行了展示,还特别展出了普陀盟员在非遗传承创新方面的特色亮点。
(吴玉华、郭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