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上海盟讯
03:学习与研究
独立制表师郭鸣:从工匠到艺术家

  ●殷志敏

  他是世界顶级制表组织——独立制表师协会(AHCI)在中国仅有的5位成员之一,被称为“最年轻的中国独立制表师”“钟表狂人”“工匠型老师”,他是民盟盟员、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教师郭鸣。

  在郭鸣的工作室里,除了专业制表设备,还有各类与钟表相关的藏品、书籍、老报纸、油画等,可以看出他对钟表的热爱。“小时候家里有个缝纫机工坊,受此影响,我自幼喜欢微型机械。后来父母送我留学,本来是学习酒店管理,在当地古董店打工时,我接触到古董钟表,从此爱上钟表,并改变了职业规划。”

  “这一行就像海洋一样,学得越多,越感受到浩瀚。”从香港到上海再到瑞士,郭鸣一路“拜师学艺”,不但到专业学校学习钟表知识,还登门向前辈老师傅请教。2012年,郭鸣在上海成立了自己的钟表维修工作室。

  同年,他在瑞士最大的巴塞尔国际钟表展上,认识了制表大师弗兰克·乔齐(Frank Jutzi)。在多次考察交流中,郭鸣如愿拜弗兰克为师,远赴瑞士学习,这也成为了他事业上的转折点。

  “瑞士的钟表学校有30多门专业课程,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基本上每周一天半学习理论知识、三天半在工坊实习。相当于一边学习一边工作了。”经过几年的努力,2016年,郭鸣正式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钟表制作室,并手工制作了自己的第一枚古典偏中心陀飞轮怀表。

  “老师教给我的不止是技艺,还有几百年来传承的制表精神。”在弗兰克老师的指导下,郭鸣又完成日月镂空钟的设计制作。该作品把中国传统“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和欧式建筑风格特征相融合,荣获第三届中国钟表设计大赛唯一的特等奖。

  2017年,郭鸣以日月镂空钟和陀飞轮怀表,亮相巴塞尔钟表展。同年,他成为独立制表师协会(AHCI)的候补会员,该协会目前有5位中国人,他是最年轻的一位。

  “钟表制作有着悠久的历史,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技艺了。所以成为‘工匠’之后,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创意和想法,努力成为‘艺术家’。”作为一名中国制表师,郭鸣努力从传统文化中寻求灵感。他于2018年亮相巴塞尔钟表展的作品“嫦娥奔月”腕表,就是以中国神话为题材,表盘上不但有翩翩起舞的广寒仙子,还有别具一格的月相加逆跳设计,在展会现场引起多方关注。“今后我将继续努力把东方美学融入到设计中,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他说。

  除了独立制表师的身份,郭鸣还是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钟表维修专业教师、学术带头人,也是上海市钟表科普馆的技术负责人。“这个专业刚成立时,校长就问我是否能来任教。想到能够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我欣然同意。”

  自2017年起,郭鸣的工作室每年还会迎来“洋学徒”——年轻的留学生们由瑞士政府资助来此实习,学习手工制表的技艺,了解中国文化。郭鸣也成为了传播中瑞钟表文化的使者。

  郭鸣还有一个小小的遗憾。“在国内,钟表维修制造技术是一个小众的专业技艺。我在学校教的,也仅仅是钟表维修。”郭鸣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国内大学可以开设相关专业课程,甚至能开办一家钟表学校,为热爱钟表专业的青年人开辟一条新路。

  “如今,钟表早已不再是简单的看时间的工具,它是为美服务的,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文化。”郭鸣谈道,这也是他选择加入民盟的初衷,“民盟是以文化教育等为界别特色的民主党派,正好与我的工作和兴趣相关。”

  2022年入盟以来,他参加了很多盟内活动,更多的是“学习”。“接受了许多盟史教育,了解了张澜等民盟前辈的事迹,都让我非常感动。希望自己今后能有更多机会和盟友们交流,也能像大家一样,多为民盟增光添彩。”他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民盟上海市委
Copyright © right 上海盟讯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学习与研究
   第04版:绿洲
   第05版:中缝
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持续完善“国民共进”生态环境
徐中玉和他的民盟师友
独立制表师郭鸣:从工匠到艺术家
上海盟讯学习与研究03独立制表师郭鸣:从工匠到艺术家 2025-03-12 2 2025年03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