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工作回顾
2024年,在民盟中央和中共上海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共市委统战部的关心指导下,上海民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民盟市委《五年工作规划》部署安排,团结带领各级组织持续奋进,较好完成年度工作要点确定的各项任务。
一、凝心聚力,思想共识取得新提高
紧扣主线,强化思想引领。开展5次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推出各级领导班子成员关于加强三个“深刻领会”的学习体会专题文章30余篇,在盟内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有效凝聚思想共识。
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双月学”系列活动。常委会成员赴安徽集体学习并调研传统文化;在上海统战文化周期间举办第十五届民盟文化论坛,深入探讨文化传承与创新。举行“书香盟韵”第二季,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合办“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学术研讨会,联合中医药大学举办健康文化论坛等,通过丰富的形式与内容增进盟员对文化领域的深入理解。
纪律学习教育持续走深走实。民盟市委制定下发《开展纪律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推动各级基层组织上下联动,找差距、查问题、出举措,谨守纪律底线。机关同步制定实施《机关纪律学习教育实施方案》,机关干部深入基层开展纪律宣讲13场。9月召开纪律学习教育阶段总结会,形成《民盟先辈廉洁自律事迹读本》。2024年,上海民盟16个地区组织内部监督机构已实现全覆盖。
多措并举,扩大宣传影响。宣传报道注重讲好五类故事,提高宣传实效:讲好履职故事,积极报道政党协商座谈、专项民主监督等履职内容;讲好传承故事,在国庆、民盟成立日及沪盟先贤纪念日等节点推出专题文章;讲好榜样故事,报道常雅宁、柳红、黄宏伟、李明、成键、郭秀玲等盟员本职、盟务双岗建功事迹90余人次;讲好基层故事,“沪盟星光”专栏报道交大、华师大、银行综合、科技馆等基层工作的特色亮点;讲好热点故事,紧贴社会动态,如《看“繁花”里的上海盟员》《上海盟员为“七”彩进博增光添色》等报道引起热烈反响。全年民盟市委网站共发布报道2000余篇;上海民盟公众号共发布340余篇,阅读量近70万次。
举办《上海盟讯》创刊75周年座谈会,上线《上海盟讯》数字报,并在江浙沪皖民盟组织各自的刊物上开辟“长三角之窗·盟事多看点”专栏。制定《关于进一步规范盟员之家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新建7个“盟员之家”,其中“沪苏盟员之家”是首个跨地域建立的省级组织“盟员之家”。
举办首届上海民盟传统教育基地讲解员比赛,120余位盟员报名成为“盟史讲解员”;同步上线“午间盟史课堂”,推送系统性盟史学习资料150余期。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艺术作品展,展出140余幅作品。
内外联合,推进理论研究。进一步强化参政党理论研究,民盟市委参政党理论与盟史研究会和华师大研究分会共同举办“纪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75周年”征文和专题研讨活动,形成多篇高质量理论研究成果。
在浦东中学挂牌第15处民盟(上海)传统教育基地。与上海大学共同举行第十一届费孝通学术思想研讨会,回应时代课题,助力融合发展。与市区两级档案部门加强联系,共同致力于对馆藏民盟历史档案的利用研究。为杨浦区“上海人民城市实践展示馆”提供丰富的民盟相关展陈素材。
二、服务大局,履职尽责展现新作为
着力做好政党协商和民主监督。受中共中央委托,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一行来沪开展“加大创新力度,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重点课题调研,民盟市委组织做好相关工作,汇编素材近5万字,上海课题组配合完成分报告1篇和全国政协常委会发言材料素材1篇。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王光谦来沪开展“深化高校育人模式改革,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重点课题调研,民盟市委组织现场调研和多场专题座谈会。
深度参与民盟中央牵头开展的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云南段)民主监督工作。2023年通过民盟中央向国家有关部门提交“加快德钦县城整体搬迁”的政策建议信,2024年专家组又与民盟云南省委一起深入调研监督,形成《高原湖泊纳帕海生态保护及修复现状调查报告》,并向迪庆州捐建1000亩民盟“沪滇合作”生态公益林。
围绕我市多个政党协商主题,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和针对性的意见建议。进行“推进存量用地转型,打造优质智造空间”专项民主监督,30余位盟员专家组成监督组调研走访,分析瓶颈难点,形成准确、客观、全面的评价报告。
着力提升建言质量和履职实效。围绕“优化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布局”等主题形成的相关成果,以《主委专报》等形式报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获得批示。顾祥林副主委参加民盟安徽省委教育论坛,聚焦“发展高等教育”主题交流建言。
建立领导班子牵头盟内重点课题机制,完成11项课题。民盟市委全年共承接民盟中央课题10项,其中重点课题5项。全国“两会”期间,9位全国政协委员共提交16件提案,3位全国人大代表共提交6件建议。民盟市委、市政协民盟界别及黄春华、黄少星等的4篇提案获市政协优秀提案。
依托民盟中央调研基地,开展关于村镇历史人文资源高水平开发利用、上海古文化廊道建设等主题的课题调研,助力乡村振兴。召开参政议政工作会议,与两家智库单位签约,加强在知情明政、课题合作等方面的合作。加大信息编报和代表人士约稿力度,进一步提升基层信息工作参与度。
着力推进项目实施和品牌建设。主委率队赴贵州毕节开展“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调研,助力当地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组建专家团队,帮助重点帮扶的梨树中学建立教育教学智能评估系统,捐赠教学设备及教学管理软件。组织对口帮扶学校校长来沪培训交流,援建标准化图书室并配套科普书籍。积极融入民盟中央社区服务品牌系列,与民盟安徽省委在六安开展两次联合义诊,受益群众300余人次。与民盟新疆区委、甘肃、云南省委联合打造3处乡村“起航书屋”。
全年共开展“黄丝带帮教”活动91场次,受益矫正对象1713人次,设立全市首家黄丝带“连心桥”工作站。打造上海民盟“普法宣传月”,进一步提升“百名律师普法行”品牌效应。
强化上海民盟同舟公益基金会与基层的工作合力。全年基金会共支持开展各类公益活动25项。
三、人才强盟,自身建设展示新面貌
一是始终聚焦主体界别、重点领域中的中高层人士,分类施策,引才育才。全年新发展盟员900人,目前上海盟员总数为24772人。
推荐16位盟员赴党外代表人士实践基地挂职锻炼,推荐40余位盟员参加各级各类培训。举办6期骨干培训班,创新培训机制,首次尝试与市欧美同学会、临港集团以及主体界别所属委办局联合办班,同步吸纳无党派人士和党外知识分子参加培训,取得较好效果。
二是以届中调整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基层组织布局。完成27家基层组织的届中调整,并同步开展盟员信息梳理和信息系统专题培训。突出主界别特色,新建9家基层组织。
三是通过各类活动,发现培养优秀青年盟员。深化“我与主委面对面”品牌活动,多位副主委分别聚焦教育、法律、科技等主题,与盟员“面对面”对话,有效提升代表人士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持续推动基层联建互动,民盟市委指导基层组织开展系列品牌活动近百场,加强基层间的交流合作,扩大民盟影响力。同济、复旦、中医大、杨浦区等民盟一区三校组织开展“同心健康行”品牌活动;民盟临港五校开展“联学联建话发展”活动,为地区发展贡献智慧;民盟机关总支部分别与文化传媒委员会、上影总支部等共同举行专题纪念学习活动;民盟世纪出版、上理工委员会、证券总支部联合举行“新质生产力与出版高质量发展”讲坛等。
四是上海盟员持续本职建功,获得多项省部级以上奖项和荣誉。据不完全统计,丁洪院士荣获“发展中国家科学院奖”,曹曙阳合作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何祖华院士获“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张健获第二十四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药学奖,贺强、屈雪等4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厉震林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蔡金萍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李前获第四届中国美术奖金奖,王宏志获桑麻学者奖,蔡时青等18位盟员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等。
五是进一步提升机关行政能力枢纽作用。积极承办民盟中央及省级组织机关干部培训班。民盟市委机关注重政治理论学习,组织机关干部代表对中央及市级重要会议精神进行领读、导读,形成良好学习氛围。机关以见证城市发展为主题,多次组织“看上海、拓视野、助发展”学习活动和现场教学等。坚持用好干部交流、轮岗、挂职等途径,提高机关干部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
出台《关于推进机关纪律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工作的实施意见》。制定相关盟务工作评价标准,开展年度表彰工作,激励促进基层组织和广大盟员更好地投身民盟事业。
四、持续深化,“两个融入”迈出新步伐
民盟市委深入践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求,通过多项有益举措为职能部门和地区发展赋能。在2023年与中共金山区委签约的基础上,启动新一轮市区战略合作,与中共普陀区委签署合作协议,共谋区域高质量发展。“民盟企业家走进地区”活动取得良好社会口碑,140余家盟员企业在虹口、崇明两区开展专场就业招聘。与市文旅局共同举办“何以传承”主题活动,共同推动在刘海粟美术馆揭牌成立上海民盟第二家文化教育基地。与市司法局密切合作,推动全市地区组织与区司法局签订“黄丝带帮教”合作协议并成立区级民盟黄丝带志愿者队伍。市教卫工作党委深度参与民盟市委的相关课题调研、论坛、活动等。
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发展谋划之年。上海民盟要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弘扬民盟优良传统,加大工作创新力度,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为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一是以更坚实的引领,进一步把稳思想之舵。召开民盟市委宣传工作会议、社会服务工作会议,总结工作经验,明确工作重点,优化工作路径。实现地区组织盟员之家全覆盖,力求打造“一家一品”。高标准、高规格办好新一届民盟文化论坛。推动民盟(上海)传统教育基地联盟共建并就共同培养、共同研学、共同传播进行探索。为迎接上海民盟组织成立80周年,提早策划整体方案和活动计划等。
二是以更务实的精神,进一步提升履职实效。持续参与民盟中央民主监督和各类课题调研工作,进一步优化参政议政工作专班机制,推进议政目标高效落实。继续围绕文化建设、教育改革、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进一步提高课题成果质量。拓宽参政议政交流合作渠道,着力强化与签约智库单位的合作联系。
贯彻落实民盟中央工作部署,持续做好贵州毕节“地域+领域”组团式智力帮扶工作。联合市司法局推动“黄丝带帮教”基地建设。积极引导扶持有条件的基层组织发挥更多盟员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助力乡村振兴活动。
三是以更有力的举措,进一步强化自身建设。做好对《民盟市委五年工作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召开中期推进会,不断优化完善规划目标的落实措施。结合地区工作重点领域,推动组织发展早布局、早介入,拓宽发展领域。更加重视基层工作,进一步夯实组织基础,适时开展特色支部评选与推广,更有效地激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活力。做好基层组织二级支部换届工作,稳妥有序酝酿人选、进行协商推荐等。构建更加健全的盟内监督制度体系,开展市区两级内部监督委联合学习交流,推进纪律学习教育日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