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上海盟讯
03:学习与研究
~~~
~~~——初中学段“跨学科主题课堂教学”的案例探析
走向“大科学”教育:~~~
~~~——专访“海派秧歌”创始人魏芙
“打破” 与 “跨越”
——初中学段“跨学科主题课堂教学”的案例探析
  学科之间的关系图谱

  ● 刘慧

  进入新世纪以来,很多国家都在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教学和学习方式的改革与创新。其中,跨学科教学已然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增设跨学科主题学习,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什么是跨学科教学?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组织和有针对性地开展跨学科教学?本文基于上海协和教育多所初中学校的案例分析,对此进行了思考和回答。

  一、案例呈现

  何为“跨学科”?国内外的学者、专家有着不同的认知和解读。目前,普遍认同的一种学科分类方法把学科分成四个层次,即单学科、多学科、跨学科和超学科,四个层次之间的教学关系如下图所示。

  其中,单学科之间的教学彼此孤立,多学科之间的教学具有一定的线性联系,跨学科之间的教学存在部分交融关系,而超学科的教学则是完全有机融合的。

  在一线的课堂教学实践中,由于教育理念、大纲要求、学科内容、师资水平、学生基础等方面存在差异和不同,因此跨学科教学探索也呈现出丰富多元且生动活泼的局面。就上海初中阶段的情况而言,跨学科教学大致有以下四种样态。

  (一)基于学科交叉的多样性探索

  该类探索旨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尝试打破单一学科界限,通过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譬如,A校在文综课教学上,以英语学科为主体,结合地理、历史学科,组织学生参观并了解七宝古镇。这种多个学科同时教学,但学科间并无交叉的样态,可称之为“多学科”教学。再如,B校对科学和英语学科进行深度融合,由英语教师和科学教师共同设计并完成展示课。该展示课既突出语言知识学习和语言能力培养,也注重学生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种学科内容和教学方法都有交集和融合的方式,可称之为狭义的“跨学科”教学。又如,C校借鉴国际课程理念,以地理学科中的《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两个章节的内容为载体,要求学生运用语文、英语、历史、道法等学科的相关知识,与组内同学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学会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教与学深度融合的方式,已具备“超学科”教学的某些元素。

  (二)基于解决真实问题的创新性尝试

  新课标非常重视真实问题的解决和设置,并强调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方面,D校的理综课进行了较好探索。该校数学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基础代谢、身高、体重的相关性问题,发现规律并形成数学问题,树立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的意识,从中体会如何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以及真实生活是如何通过数学建立联系的。而且,在分析维持身体健康所进行的运动及其消耗体能过程中,教师还巧妙地引入物理概念和思维,通过建立人体走路做功的理想模型计算做功的大小,并尝试让学生掌握利用理想模型法建立更复杂运动的理想模型,引领学生学习用不同学科的理论和观点,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并提出创新想法和解决方案。

  同样是数学和物理的跨学科教学,E校则进行了完全不同的尝试。在一节学习正比例函数的数学课上,该校老师通过物理学“弹性物体的弹力与拉升距离的函数关系图”引入课题,并在学习函数的过程中,再让学生通过所学函数知识绘制物理学科的《胡克定律》函数图。教师最终还创设了一个土耳其地震救援的案例,引领学生利用所学的函数模型设计一款有效的救援工具,以解决现实生活的真实问题。

  (三)基于能力培养的综合性实践

  按照新课标的设计,跨学科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解决复杂问题。也即,要通过跨学科教学,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在这方面,F校和G校分别进行了很好的实践。

  F校所尝试推出的《古诗词中的数学》课程,通过精选并辨析诸多具有特殊含义和价值的古诗词,带领学生了解古诗词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探究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数学模型以及数学知识,感受古诗词中的“数学美”和“数学哲理”。该跨学科教学实践,因既有趣味又有义理而深受学生欢迎。

  G校则以“一朵花一座城”为主题,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生活中常见的生命现象,并将地理和生命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视角相辅相成地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该校通过文本阅读和实验数据分析,并通过有关花博会如何对白玉兰花期进行调控的开放性问题设置,启发学生尝试从多角度去思考和分析问题,从而树立探究意识和培养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基于资源统整的整合性学习

  资源的整合与利用,是新课标之下跨学科学习中所面临的一大难题。理论和实践都表明,统整和利用好各学科的资源,对跨学科教学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这方面,H校所推出的“全球视野下的跨学科项目学习”,无疑是一个成功案例。以该校七年级《国际贸易》跨学科教学为例,在校方的协调和帮助下,主讲老师有机整合了地理、历史、语文、道法和英语等学科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地理学科组织学生参观进博会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和全球商品贸易港,让学生更为全面了解了我国国际贸易的变化和发展;历史学科则以丝绸之路的形成与发展为线索,讲述了秦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辟与拓展;道法学科把七年级教材中《同住地球村》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两篇课文加以了有机嫁接,重在培养学生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视野和胸怀,树立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英语学科则针对说明性文字的阅读训练和讲解,培养并锻炼学生抓取关键信息的相关研究技能。

  二、案例分析与反思

  应该说,本市相关学校的跨学科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取得了较好成效,积累了一定经验。同时,也要看到,就总体而言,跨学科教学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才刚刚起步,在推进中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亟待破解。

  一是教师跨学科素养有待提高。跨学科教学要求教师具备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能力,这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实践情况看,一线教师的跨学科素养,离开展真正意义上的跨学科教学还有较大落差。可以说,大力提升教师的跨学科素养,是推进跨学科教学工作最重要的一环。

  二是跨学科课程需加整体设计。深入推进跨学科教学,需要从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入手,架构起科学、合理且连贯的跨学科教学体系。不然,跨学科教学就只会停留在浅尝辄止的层面。从上海实践情况看,各校的探索差异较大。譬如,有的学校引入了PBL项目作为跨学科的载体并开展了日常性跨学科教学,但有的学校只是基于上海中考跨学科考试15分的教学要求,而进行一些浅表性的探索。又如,有的学校已经引入了国际课程中具有全球视野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并架构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跨学科课程,但更多学校的跨学科教学还是以课后综合实践活动为主,没有进入跨学科教学的深水区。

  三是跨学科教学评估必须加强。从学科发展走势看,传统学科评估体系已难以适应跨学科教学需要。如何评价学生的跨学科学习能力,是跨学科教学探索中极为重要的事情。唯有制定科学、明确的指标,才能使评估真正促进教学,使得教学过程被精准定位,并得以有效实施和不断提升。因此,开发并实施恰切的评估工具,已经成为推进跨学科教学的一个紧迫课题。

  (作者系民盟市委基础教育委员会委员、虹口区委副主委,上海协和教育校区校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民盟上海市委
Copyright © right 上海盟讯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学习与研究
   第04版:绿洲
   第05版:中缝
第五届民盟上海基础教育论坛
“打破” 与 “跨越”
九年一贯学校科学类课程实验教学衔接研究
从舞蹈家到“跨界”编导
上海盟讯学习与研究03“打破” 与 “跨越” 2024-07-12 2 2024年07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