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上海盟讯
04:绿洲
忆恩师陈大康先生

  □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行政部主任 黄晨

  中国民主同盟盟员、著名中国小说史研究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陈大康先生于2024年3月7日永远离开了我们。他是深受师生爱戴的“大先生”,用量化方法研究《红楼梦》《金瓶梅》等小说,在学界广受关注。他曾任民盟中央委员、民盟华东师范大学委员会主委等职,对学校盟委的工作尽心尽力,发展了陈群(现民盟中央副主席、市政协副主席、民盟市委主委)、黄晨(现民盟华东师范大学委员会常务副主委)、陈毅华(现民盟华东师范大学委员会秘书长)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加入民盟。黄晨曾长期在陈大康先生的指导下开展盟务工作,让我们通过她撰写的纪念文章,一同缅怀陈大康先生。

  陈大康先生是我的人生导师。

  1994年初,我有幸加入了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大家庭。作为一个刚步入职场的新人,有幸和一群学术大师一同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了先生。他是中文系首届基地班的导师,我经常与他讨论如何安排基地班的课程。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前期导师,先生受到喜爱古典文学和明清小说的学生们的追捧。每当被问及如何安排最佳上课时间时,他总是说“随便你们”,或者“还是上午的第一、二节课”,因为上完课后他可以继续进行其他事务和科研工作,这样的时间利用率很高。对于我这样的教学秘书来说,有人自愿上早上的第一、二节课对我们的工作是很大的支持。我对这位老师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后来先生被任命为古籍所所长,但仍然在中文系指导古代文学博士生。他和我们办公室的研究生秘书交流,一起讨论学生事务。在这个过程中,先生看到我努力工作的同时,也喜欢在闲暇时间看看小说,并对一些小说和影视剧谈点看法,渐渐对我有了一些初步的印象,也有了相互了解。

  1995年3月,先生问我是否愿意加入民盟。因为家中有民盟盟员,经常收到市里寄来的《上海盟讯》,我也认真阅读过报上的一些消息和“大块头”文章,对民盟组织的基本情况有一定的了解,非常感谢先生的邀请。特别是看到先生作为当时校盟委会副主委,陪同当时的主委何声武先生在暑假“三伏天”走访老盟员的情景,我觉得加入民盟一定是此生最为重要的一件大事。于是,在先生和张德林先生的介绍下,1995年8月,我加入了民盟,终于成了“有组织的人”。

  加入民盟后,从图书馆调入中文系的陈毅华同志和我一起接受先生的亲自“带教”。从平时的盟务工作会到年终的总结会,先生总是以他平静的口吻极其耐心地指导我们。现在想想,那真是我们的荣幸。

  由于当时盟组织基层活动经费较少,好不容易经先生“化缘”而来的经费必须花在“刀刃”上。有一年年底,因为我和陈毅华都不会骑黄鱼车,先生亲自“掌舵”,从离学校数公里之外的大卖场买来奖励优秀盟员的奖品。寒风中,先生骑着载满物品的车,我们负责推车,进入校园后,他埋头一路骑车,头上满是汗珠。

  先生经常对我们说:只有干出名堂,才会有应有的“地位”。他经常和我谈起他读书、工作中的一些事情,要我们别计较一些琐事,别拘泥于目前所得到的“光环”“荣誉”,要为组织发展的长远考虑。他带领我和其他盟员一直都在为学校的盟务工作想办法,把愿意做盟务的盟员“推出去、提起来”。在担任校盟委会副主委和主委期间,他和领导班子一起培养了一大批骨干力量,让华东师范大学盟委会在那段时间里成为上海高校盟务工作的一面旗帜。他却从未为自己要过任何荣誉,而是默默地托起我们这些后辈。

  先生结合自己的专业领域,充分利用自己担任系、所的行政职务,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在专业学科发展、高校师资、科研经费等方面撰写了高质量的社情民意,多项建言得到国家相关部门、市级领导的批示,为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过几年的锻炼,先生把一些重要盟务材料转给了我,希望我能为民盟工作继续出力。被老主委委以重任,我是忐忑不安的,唯恐辜负先生的期望。先生时时鼓励我只要用心去做,不怕做不成事情。后来在盟务工作中,一旦有了疑惑,我就会请教先生,只要把问题阐述清楚,他总能给出很好的建议。在先生手把手教导和细心培养下,我由一名普通盟员,成长为校盟委会的秘书长、副主委和现在的常务副主委。

  先生平易近人,但一旦发现问题,也会找适当的场合批评指正。有一次,我和协助工作的同志因为一件小事而较真起来,先生当时看在眼里,事后把我拉到一处人少的地方,指出我过分较真的行为,让我再一次对先生肃然起敬。此后我每次向他汇报工作,从不避讳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说的每一句话,先生都会毫不留情地给我指出不足,并给出整改的意见。

  今年3月,新学期第一天,我就迫不及待地打电话到他办公室,与他预约见面的时间。如往常一样,他欢迎我去。76岁的先生,仍然神采飞扬。先生在听取盟委会近期工作情况后,语重心长地说:“要多多发掘盟内的好苗子,分担一些你们的工作。”当我把今年的工作设想告诉他时,他连连点头,并嘱咐说,想着工作的时候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他说自己现在每天都很规律,上午3小时是专门的写作时间,下午和晚上是看材料为第二天写作做准备,同时也要接小外甥,趁机活动活动,让脑子休息休息。先生思路敏捷、谈笑风生,只是有一点牙痛困扰,我说还是要早点去看牙医,方便咀嚼。离开办公室时,我对先生说,过些时候再来汇报盟的工作。

  可就是那一次见面,成了永别。

  难忘恩师,愿先生在天堂平静、安详。

  在本文发表之际,收到好消息:民盟华东师范大学委员会在民盟中央组织工作会议上荣获表彰,并被授予盟中央先进基层组织的荣誉称号。这无疑是对我们所有人的极大鼓舞和肯定。我想,大康先生在天国也一定会感到欣慰和安心。

  (作者系民盟华东师范大学委员会常务副主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民盟上海市委
Copyright © right 上海盟讯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学习与研究
   第04版:绿洲
   第05版:中缝
苏州老宅子
暖心诠释“全过程人民民主”
江南少年爱《枯木逢春》
篆刻作品:道法自然 本色示人
忆恩师陈大康先生
上海盟讯绿洲04忆恩师陈大康先生 2024-04-12 2 2024年04月1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