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延安“窑洞对”80周年。6月30日,以“‘窑洞对’的时代启示与民盟的使命担当”为主题的座谈会在黄浦区图书馆举行。座谈会由民盟市委参政党理论与盟史研究会和民盟黄浦区委共同主办,民盟黄浦理论研究分会协办。上海市政协副秘书长、民盟市委专职副主委姚卓匀,民盟市委专职副主委曹阿民,中共黄浦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颖,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袁伟东出席会议。
曹阿民在致辞中说,我们要以纪念延安“窑洞对”80 周年为契机,从历史中汲取不竭的前行力量,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陈颖在致辞中说,跨越80年的时光,“窑洞对”所蕴含的内容历久弥新,也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携手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
民盟黄浦区委主委、黄浦区教育学院副院长兼附属中山学校校长马园根主持会议。
会上,姚卓匀、曹阿民、陈颖、袁伟东共同启动“美澜理论讲坛”。讲坛的设立旨在传承民盟优良传统,为青年盟员打造交流与成长的平台,助力参政党理论建设,推动民盟事业薪火相传、创新发展。
在随后进行的“美澜理论讲坛”第一讲中,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副所长陈祥勤围绕“窑洞对”对当今民盟的启示展开深入论述。
交流发言环节由黄浦区文旅局副局长、民盟黄浦区委副主委方研翔主持。民盟华东师范大学委员会副秘书长田润、上海大学中华古诗文吟诵和创作基地办公室主任刘慧宽、上海鲁迅纪念馆研究室信息中心副主任施晓燕、黄浦区明复图书馆媒体服务部主任邱颖倩、上海历史博物馆馆员叶亦帆及民盟市委宣传部原部长王海波等六位盟员依次发言。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深入挖掘“窑洞对”历史细节,阐述“窑洞对”精神在实践中的传承与转化,分享了对于“窑洞对”的独到见解,引发全场共鸣与思考。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员、陈云纪念馆原党委书记、馆长陈麟辉对交流内容进行点评。
民盟市委参政党理论与盟史研究会成员,民盟黄浦区、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理论研究分会成员,民盟黄浦区委骨干盟员代表等近40人参加会议。(刘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