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上海盟讯
04:绿洲
混凝土建筑中的梦幻破灭

  ●文艺评论家 孙孟晋

  第97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于3月2日在加州洛杉矶杜比剧院举行。今年奥斯卡各奖项竞争激烈,由布拉迪·科贝特导演的《粗野派》入围10项提名,并最终收获最佳男主角、最佳摄影、最佳配乐三项奖。本版特约影评文章,以飨读者。

  《粗野派》的确是部好电影,深刻、沉重。犹太艺术家的漂泊与永远的痛,导演很有野心,他做到了。这绝对是今年奥斯卡值得关注的一部片子。

  《粗野派》以史诗般的内核和质感展现了战后创伤,可以称之为艺术家版的《奥本海默》。该片讲述了建筑师拉斯洛·托斯与妻子埃尔兹贝特在逃离战后的欧洲,重建他们的遗产,见证现代美国的发展时,他们的生活被一个神秘而富有的客户而改变的故事。影片节奏流畅,3小时20分钟的片长并不冗长。第一章“他乡之谜”聚焦于特定时代下的犹太艺术家的漂泊和永远的痛,同时阐释了战后建筑和战后创伤的关系;第二章“美之核心”则是一个艺术家在被资本蹂躏的同时,他内心深处不屈服的力量,犹如《粗野派》里建造的建筑,注入了犹太人集中营里空间和宗教意义的光亮。

  布拉迪早年是演员,但始终没有获得巨大成功,这反而让他有更多思考的空间。他雄心勃勃,和太太、挪威导演莫娜·法斯特欧德(编剧之一)用7年时间才拍成这部宏伟的巨作,在技术上是用70毫米胶片来加强壮阔感,难得的是他们虚构了一个粗野主义的建筑师拉斯洛·托特。尽管这是有灵感来源的,其中之一就是匈牙利人马塞尔·布劳耶(Marcel Breuer),他是格罗皮乌斯的学生,包豪斯学院毕业,以他为首的粗野主义的建筑使用了大量的混凝土的形式,特朗普在第一个任期时,曾经设想拆除华盛顿特区的所有粗野主义的建筑,从而造成抹去战后那部分具有挑战性的时代记忆。这也是导演布拉迪·科贝特创作《粗野派》的用意。

  影片中的拉斯洛·托特也是一个非常饱满的人物,他和雇主的关系隐喻深刻,但他和长年失散的妻子的关系是本片很有价值的一个点,他们在二战时期遭遇的磨难,在战后依然不可避免地陷入另一种摧残。这就是“美国梦”新的书写,一部沉重又充满力度的新“美国往事”。拉斯洛·托特身上也有这代艺术家的烙印,他会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实用主义和雄心壮志之间摇摆。

  此外,《粗野派》的配乐是由在独立音乐圈混迹多年的丹尼尔·布隆伯格(Daniel Blumberg)创作的。他的女友斯塔西·马丁是布拉迪很多部电影的女演员,应该是她让音乐奇才丹尼尔进入了电影圈。他在《粗野派》中的配乐绝对配得上粗野派的现代审美的建筑。这首是他之前的个人作品,脆弱与紧张感突出。导演布拉迪·科贝特的音乐品味一直很好,他的电影《光之声》的配乐由斯科特·沃克创作。

  《粗野派》里不得不提男一号、奥斯卡影帝阿德里安·布罗迪,从钢琴家到建筑师,他最适合演绎这种在大时代里起伏沉沦的艺术家。《粗野派》也是从建筑师克制着进入那个陌生的世界,直到被压榨到疯癫的过程。

  《粗野派》不是所谓单纯的艺术家传记,它更是一个时代的记录,是一部将广为人知的世界历史融入20世纪建筑和电影制作这两种典型表达形式的作品,并且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作者系民盟上海文广影视集团委员会盟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主办单位:民盟上海市委
Copyright © right 上海盟讯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学习与研究
   第04版:绿洲
   第05版:中缝
我与李炳淑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奚小琴:剪纸里的烟火气
以声铸魂:《哪吒》如何用声音书写中国动画传奇
《花团锦簇间》(摄影作品)
世界赠予我的
混凝土建筑中的梦幻破灭
上海盟讯绿洲04混凝土建筑中的梦幻破灭 2025-03-12 2 2025年03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