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是金融强国建设的重要枢纽。民盟上海市银行综合总支部拥有来自部分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以及第三方支付等机构的150名盟员,平均年龄不到45岁,正值当打之年的银综人不断发挥专业优势,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在盟务实践中,他们进社区、走高校,开设金融专栏、试水撰写中学生金融教育读本,不断拓宽领域、丰富内容。
2019年,民盟银综总支提出了“五个一”工程再上台阶的计划,要求从“一个社会服务项目”入手,再创一个金融服务品牌,“小小金融家”应运而生。5年间,“小小金融家”步入在沪的近十所中小学校园开展活动20多场次,受众超过5000人次。“民盟”和“金融”的种子在同学们的心中悄悄种下。
从“金融菜篮子”
到“小小金融家”
在“小小金融家”登场之前,民盟银综总支“走进金杨——金融菜篮子”品牌服务已持续了7年,让盟员们感觉“不过瘾”的是,这样的活动一年只有一回,有没有其他平台能让“金融出身”的盟员们持续发挥更大的作用呢?契机很快到来了。
东昌中学地处陆家嘴金融圈核心区,是“上海市金融特色学校”。2018年,银综总支看到高中生金融基础知识匮乏成为受骗群体的多篇报道,起意牵手东昌中学,参与上海市高中生课外教育课程《金融与财富》读本的编写。东昌中学校长薛志明,同时也是民盟浦东区委副主委,当他看到案头的稿样和校方牵头的2019年“东昌金联”活动计划时,一下子乐了:“怎么把这个‘近水楼台’忘记了!”他立刻联系同在盟区委任职的银综总支主委林小红,发出了加入“东昌中学学生金融素养培育区域联动组织”的邀请。
在参观了东昌中学的金融模拟试验区,了解到同学们对金融知识的渴望和校方的需求后,银综总支社会服务委员沈晔萌发了金融进校园的想法,小范围的授课随之摸索着开展了起来。盟员们说,这些同学们未来都可能会成为金融专家,那现在就是“小小金融家”。
“小小金融家”讲座受到了师生的欢迎,“让数学走进大脑”“学会计算身边的小账本”“财商教育守护童年”等课程成为同学们的“心头好”。5年来,“小小金融家”的志愿者们在华师大二附中、交大附中、东昌中学、建平中学、复旦小学、六师附小、沪港学校等举办各类活动20多场,受众超5000人次,志愿者团队也从最初的3名增加到10名。工作成果获得市、区两级的多次表彰,盟员沈晔还荣获了民盟中央“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应运而生的志愿者金融分队
2019年,民盟银综总支联合其它金融领域的民盟组织,申请成立了上海民盟志愿者服务总队金融分队。志愿者们为了办好每场讲座,可没少下功夫。东昌中学的第一讲是关于金融监管机构、银行体系的内容。志愿者团队提前摸底同学们对金融的认知程度,策划了围绕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以及证监会四张照片展开的课件,让同学们轻松地了解基础知识。主讲盟员仲昕还记得,有位听课一直摇头的同学,“我跟他一交流才知道,他觉得知识点太浅了,那就给他开了堂小灶。”
几乎每场讲座中同学们的互动都会给志愿者们带来惊喜。盟员闫米娅对华二前滩小学部“晴雪讲坛”的那场课印象深刻:“那是第一次面向小学生开讲,没想到能有那么好的反应。因为我准备的素材是由10道数学题组成的,去之前心里打鼓,结果同学们让我体验了一把给‘学霸’上课的感觉。”
复旦附中的 “命题作文”上海金融史让盟员俞敏娜挑战了一把,她试着另辟蹊径,围绕“红色金融路”设计课件,以民盟在近代上海金融领域的故事切入,“我最激动的是,讲座结束后老师同学们都叫我‘民盟老师’!”
华二前滩学校高中部的同学们在谈到盟员陈伊娜的“漫谈券商资管”讲座时说道:“虽然券商资管是个抽象的概念,但陈老师将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用我们校门口小卖部来做比较,一下子就听懂了。”
擦亮社会服务的特色品牌
在持续擦亮“金融菜篮子”和“小小金融家”两个品牌的过程中,民盟银综总支也在不断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深入了解基层金融需求,通过主题教育激发广大盟员参政履职的热情,发挥人才智力优势,引导更多的盟员参与盟务工作和品牌活动。
“大课的形式缺少和同学们充分互动,多堂定制式的小课效果更突出。”“我们通过社会服务品牌掌握到的市场需求,应通过社情民意等反馈出来,更大限度发挥民主党派作用。”在民盟银综总支班子的带领下,盟员们积极投身品牌活动,同时也在不断提升能级,打磨各个细节,以求为“小小金融家”们悉心播下金融的种子,也为更多的人种下了新时代统一战线思想的种子,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撒上一抹阳光。(罗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