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文化是民盟的主界别之一,是民盟长期参政履职、服务社会的重点领域。为更好地助力上海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8月22日,民盟市委组织部分盟内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同开展了“探寻红色足迹,赓续中华文脉”为主题的学习考察活动。
市政协副秘书长、民盟市委专职副主委姚卓匀,市政协界别和地区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杨德妹,民盟市委专职副主委曹阿民、秘书长杨文悦,盟内市政协委员、部分市人大代表,市文旅局、金山区委统战部领导以及相关文化专家4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这是继去年民盟市委与市文旅局、中共金山区委等单位合作签约后,落实“两个融入”工作要求的又一新举措,旨在通过搭建合作平台、拓宽合作途径,帮助盟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拓宽知情明政的渠道,提升精准履职的能力。
学习座谈会上,4位特邀嘉宾分享了各自对红色文化、江南文化和海派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见解。
装帧设计大师张慈中的女儿张姗姗,谈到父亲始终不忘自身责任,为国家、为人民做好文化宣传工作,成为业内公认的“政治书籍设计第一人”。他的装帧艺术也体现了传统文化与现实实践的有机结合。
应云卫孙女、民盟复旦大学委员会原副主委应质峰,回顾了爷爷导演拍摄《八百壮士》,以扣人心弦的场面讴歌爱国军队和上海人民无畏抗战的壮举。他用艺术的形式传承弘扬爱国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上海文史馆馆员、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沪剧代表性传承人、上海沪剧院原院长茅善玉全程用沪语发言,身体力行地展现沪剧作为上海本土艺术形式,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的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并分享了创作《敦煌女儿》的心路历程。
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高级工艺美术师、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奚小琴,向与会盟员展示了民间传统剪纸文化技艺,生动诠释了文化的融合和创新。奚小琴还将现场演示的剪纸作品赠送给了金山。
姚卓匀和在场的盟员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和收获。她指出,我们在学习和履职的过程中,要更多地思考怎样以文化人、以文润物、以文启智,作为盟员还要思考怎样以文聚力。
与会的代表、委员们各抒己见,厉震林、蔡菁菁、王海涛分别结合各自领域,就如何助力电影文化产业发展、如何多方位宣传弘扬红色文化、如何数字化赋能红色文化与传统文化发展提出了建议。
当日,部分盟内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前往张慈中装帧设计艺术馆、南社纪念馆、金山卫抗战遗址纪念园等地开展现场学习。(周颖)